北京金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参加河湖研讨会
发布日期:
2021-02-23

来源:

协同创新多管齐下,共话水环境治理美好未来

——河湖污染防控与淤泥处置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2020年12月17日~18日,由中国水利企业协会水环境治理分会主办、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协办,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等多家支持单位共同参与的“河湖污染防控与淤泥处置技术研讨会”在京顺利召开。

北京金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参加河湖研讨会

北京金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参加河湖研讨会

河湖污染防控与淤泥处置技术研讨会在京召开

会上,水利部原副部长索丽生、中国水利企业协会会长张志彤、北京市水务局总工程师伊峰作了发言致辞。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项目管理处卢健处长介绍了中心在水利行业中的技术推广与应用情况。中国水利企业协会水环境治理分会会长、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周付春作了水环境治理分会年度工作总结与2021年工作计划报告。在两天的议程中,共有来自全国的26位专家学者就河湖水环境综合治理、水生态环境修复、河湖环保清淤与淤泥处理利用技术等专业领域展开研讨。

北京金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参加河湖研讨会

水利部原副部长索丽生作致辞发言

水利部原副部长索丽生在致辞时表示,当前是开展河湖治理最好的时候,总体来讲,关键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河湖治理毕竟是一个新的学科领域,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探索远远不够,还存在一些难点问题。在当前河湖治理工作中,要注重学科交叉、融合、渗透,要注重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注重内在功能和长期效益相结合。

北京金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参加河湖研讨会

中国水利企业协会会长张志彤作致辞发言

中国水利企业协会会长张志彤表示,水生态保护与水环境治理在生态环境建设中起着重要作用。河湖污染防控与淤泥处置是保障河湖水质的重要措施,也是水生态环境治理的重要环节。当前,我国主要河湖不同程度存在淤积污染问题,对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水生态环境安全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做好河湖污染防控与淤泥处置工作,对加快水生态文明建设,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金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参加河湖研讨会

北京市水务局总工程师伊峰作致辞发言

北京市水务局总工程师伊峰在致辞中介绍了北京市水资源的现状以及在河湖治理方面所做的努力。近年来,北京市水务局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与系统治理、一河一策原则,连续实施了三个“三年治污行动方案”,通过截污治污、清淤疏浚、水系循环、生态修复等措施,持续开展河湖综合治理,取得了丰硕成果。



北京金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参加河湖研讨会

与会代表与对话嘉宾互动交流

在专题对话环节,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暨南大学杨扬教授,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管道更新专家组组长、中国地质大学马孝春教授,淮安市水利局总工程师董朝升等多位专家就“十四五”期间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的发展趋势及重点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对话交流,共同展望了“十四五”期间行业宽广的技术与市场发展前景。

北京金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参加河湖研讨会

水利部科技推广中心项目管理处卢健处长介绍水利行业技术推广与应用情况

北京金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参加河湖研讨会

中国水利企业协会水环境治理分会会长周付春作分会工作报告

本次会议同时也是中国水利企业协会水环境治理分会举办的首届年会。水环境治理分会成立于2018年,旨在搭建政府与企业间的行业发展平台,推动水生态保护、水环境治理领域的产学研合作。作为行业协会举办的全国性技术研讨会,会议体现了行业技术发展的多元化、国际化、与综合协同创新等特点。

北京金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参加河湖研讨会

河海大学教授、疏浚与泥处理利用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朱伟主任作报告发言

一、多元化技术发展应对不同应用场景

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单一的技术种类往往不能很好地解决现实问题。本次会议中,针对环保清淤与淤泥处置,多家单位展示了自身的独特技术。例如舒朋士环境科技(常州)股份有限公司的“河湖淤泥环保清淤与工程泥浆高干度脱水处理方案”、安徽雷克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的“底泥洗脱原位治理技术”、山东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的“山东未来机器人清淤技术”、天津海辰华公司的“气动吸泥泵非扰动生态清淤技术”、广州昭合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粒子叠加IES脱氮治理技术”等,从环保带水清淤,到淤泥的脱水干化处理,再到河湖底泥的原位修复,共同构建起了内源污染治理领域的综合技术体系,体现了当前行业技术的多元化发展趋势,针对不同的河湖条件及淤积情况,面向实效解决具体问题。

北京金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参加河湖研讨会

中国非开挖技术协会管道更新专家组组长、中国地质大学马孝春教授作报告发言

二、借鉴国外经验,探索技术落地

作为截污控源的有效措施,管道非开挖修复对河湖污染防控与水环境综合治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领域在我国尚处于初期阶段,本次会议中,原日本管路更生工法品质确保协会技术委员、杭州诺地克市政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何善介绍了日本下水道修复的技术发展历程及最新动向,诸多技术在我国当前的工程实践中,也不断地得到了应用与优化改良;中国地质大学马孝春教授则介绍了国内的非开挖修复技术应用情况,马教授在报告中提到:“非开挖修复技术是在不开挖或微开挖地表下,完成地下管道的铺设、修复、更换等工作的一项工程技术;它不阻断交通,维护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一项环境友好型技术。在我国复杂的环境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在地上和地下空间十分宝贵、基础设施安装与更新条件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非开挖修复技术将发挥日趋重要的作用,市场潜力巨大。”此外,作为国内非开挖修复技术应用实践的先行者,北京金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分享了他们在近年来非开挖修复工程应用中的宝贵经验。

北京金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参加河湖研讨会

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委会秘书长赵进勇教授作报告发言

三、生态、工程措施并举,多管齐下协同创新

“用生态措施解决生态问题”近年来在行业中成为了新的发展趋势,中国水利学会生态水利工程学专委会秘书长赵进勇教授的“三全三可”治理策略与实践、广州和源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水下森林构建与生物操控技术”等,从理论到实践,用深入的分析与真实的案例展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生态治理之路。同时,基于传统水利工程措施的技术创新同样得到了高度重视。会上,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分享了“黄土高原淤地坝柔性溢洪道技术”与“混凝土坝防裂智能温控技术”;北京金河水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则介绍了公司近年来将“BIM技术”应用于水利、水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采取智慧化手段提升施工品质的创新经验。生态与工程措施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如何在保持良好的水生态环境的同时,最大程度上满足河湖的水利功能需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值得进一步思考与探索的方向。

北京金河生态科技有限公司参加河湖研讨会

会议现场

河湖污染防控与淤泥处置一直是水环境综合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会议适逢“十四五”计划的开局之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精神,努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时代要求的切实举措,对于水环境治理领域技术的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关推荐